他們除了沒有神力之外,和“哪吒”的脾氣、行為十分相似。經常發(fā)脾氣、易被惹惱;經常憤怒和怨恨;經常和權威人士對抗爭辯;經常違犯規(guī)則、故意惹惱他人、自己有錯卻指責別人。這樣的“魔童”,幾乎每個學校都有1~2位,他們把老師和父母搞得氣急敗壞,把生活弄得雞犬不寧。他們一直被他人誤解,孤立和歧視。這群特殊的孩子就是“對立違抗障礙”患兒。
孩子從小愛表現以為是“領袖氣質”
沒及時發(fā)現的對立違抗拖成了厭學
小強(化名)從小就是個表現欲特強的孩子,每次老師提問,他都是最早舉手的那一個,有時老師沒點他名,他也非得站起來說幾句。
上幼兒園的時候,看著小朋友如此“霸道”的表現,大家竟紛紛表示歡喜,覺得這孩子有“領袖氣質”。等到上了小學以后,小強依舊事事都表現得非常主動,作為體育委員他,體育課與每天課間操時嚴管同學那是本職工作,可在別的課時他竟也喜歡去批評那些交頭接耳的同學。所幸,他的成績在班上名列前茅,老師沒指他的不是同學們也就不說什么了。至于小強的爸爸媽媽,兩個人都忙于工作,認為兒子能管好自己并有余力去管同學是好事,根本沒想背后竟會隱藏著心理疾病。
一年前,小強進入中學,面對陌生的同學和老師,還有與小學完全不同的環(huán)境,他很不適應。一方面,他依然對事事積極主動,尤其是愛去管別人,可青春期的孩子哪個愿被管,同學們因此一個個不理他孤立他,他也曾去找老師說理,老師說大孩子了應該自己管好自己;另一方面,他自己的學習也越來越吃緊,成績連連下降。于是,他覺得自己在學校里就像是個隱性人,毫無存在感可言,還憋了一肚子的怨恨想找機會發(fā)泄。
有一次考試,監(jiān)考老師就習慣性提醒大家要注意考場紀律,小強竟覺得老師說的是他,站起來要跟老師爭個對錯,最后當場撕了試卷就離開。其實,對于這事老師之后也沒說什么,小強卻自己提出不想去學校,老師來勸說,他還怒氣沖沖地說:“所有事都是你們的錯,不要把臟水潑到我身上?!?/span>
唐山森泰教育學校干預專家點評:有對立違抗的孩子往往小時候就表現得事事積極主動,他們特愛舉手發(fā)言,任何事都想搶著去做,看似特別陽光外向。但仔細去比較就能發(fā)現,這類孩子的表現過分積極,甚至不合時宜。而他們之所以拼命刷存在感,一是發(fā)泄內心的情緒,二是想得到他人的關注。此時家長應該做的不能是盲目的夸贊,更不應無情忽視,首先得及時回應,表示自己已經注意到他們的表達,接著則需耐心了解他們背后要傳遞的信息,并進行恰當引導,以盡快糾正其不良行為。拖延則可能加重為厭學,成人后還有可能進展為更嚴重的品行障礙。
暴力少年被學校勸退回家反省
從崇拜的歷史人物中獲取信心努力改變
因為從小愛調皮搗蛋,還時不時搞搞破壞,小?。ɑ┍愠闪舜蠹易炖锏摹澳?。他不會交朋友,別的孩子也刻意疏遠他,因此他更加惱火,要是哪個孩子不小心撞到他的“槍口”上,那便得挨一頓揍。他長得人高馬大,下手又沒個輕重,隨著他人越長越大,把人家傷得也越來越重。盡管老師批評、父母打罵,他的問題始終沒能緩解,于是到初一的第二學期,學校無奈勸退回家反省。
看著同學們都在學校上課,自己一個人在家卻無所事事,小俊開始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,在爸爸媽媽的陪同下到杭州師范大學附屬醫(yī)院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聯合門診求助。接待他們的是專職心理咨詢師、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楊蕾老師。楊老師先從爸爸媽媽那大致了解到小俊的情況,懷疑是對立違抗障礙。
楊老師留小俊在咨詢室單獨詳談,從煩惱聊到興趣愛好,決心想要改變自己的小俊努力配合,尤其是在說到他最愛的歷史時顯得特別興奮,像心學大師王陽明、兵學大師姜子牙……他說起來滔滔不絕,眼睛放光。
“心理學上有一個說法,你越喜歡的人,說明你很期待成為那樣的人,或許你自身已擁有同樣的特質。想想看你崇拜的這些歷史人物都有哪些特質?”楊老師趁機引導。
“大智若愚、遭遇逆境不放棄,越挫越勇……”小俊不假思索說出一串美詞。
“那你現在要改變自己,是不是也可以有不服輸、絕地反擊的意志力呢?”楊老師的話說完,小俊沒有馬上回答。
不過,當天晚上,楊老師就收到了小俊媽媽的微信,孩子回家后沒那么急躁了,一個人鉆進房間看歷史書,之后竟還做了點功課。而這樣一個星期后,小俊竟主動提出想回學校。爸爸媽媽陪著他去找老師和同學道了歉,寫了保證書,他又開始了校園生活。如今,幾個月過去,小俊定期找楊老師做心理咨詢,他說自己在學校里還是小錯不斷,但已經沒以前那么暴躁,偶爾想要動手打人時,他會告訴自己站遠一點深呼吸,把拳頭放身后數10個數,就能盡量不出手了。
唐山森泰教育專家點評:人性有兩面,有善的部分,也有惡的部分。當家長激發(fā)希望、相信、美好,人性善的部分就擴大了,當家長激發(fā)絕望、懷疑、否定,可能人性惡的部分就擴大了。對于這些“對立違抗障礙”的孩子們,人性的惡更多成為他們外在的表現形式,他們更需要得到理解和贊美,如此,才能喚醒他們人性的真善美。至于怎樣贊美會對這些孩子有幫助,或許得打破慣有框架。做錯了要贊美,可以幫助他們從錯誤中學習新的經驗;做對了要贊美,可以幫助他們從成功中總結好的經驗;受委屈了贊美,因為他們愿意承受委屈而沒有像往常那樣反擊;道歉了更要贊美,因為他們愿意面對問題和改正自己;也許打人了也可以贊美,因為如果打人的力度和方式變弱了,問題的后果不再像之前那么嚴重,那他們也是有進步。